近日,一场融合科研启蒙与求职指导的课程——《专业导论与个人发展管理》在2024级软件工程专业精彩展开。课程邀请学院黄兵姚教授和高年级优秀学子担任嘉宾,通过深入的科研探索讲解与丰富的求职实战经验分享,旨在为同学们构建起连接科研殿堂的坚实桥梁,并铺设出通往理想工作岗位的宽广道路。
黄兵姚老师从“科研是什么”“为什么参与科研”“如何参与科研”等方面进行讲解。他表示,科研体现的是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精神;参与科研有助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拓宽学术视野。在谈及本科生如何参与科研时,黄老师特别提醒同学们要树立正确的科研伦理观,坚守学术诚信,坚决抵制学术造假行为。他鼓励大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科研过程中的挫折与失败,强调科研非一日之功,切忌急功近利,应秉持求真务实的态度,踏实走好每一步。

图1:黄兵姚老师讲解本科生如何参与科研
在科研经验分享环节,周顺开、刘佳城、邓清月三位高年级优秀同学结合自身经验,从参与项目经历、科研与学业的时间规划、专业学习方法等方面向同学们分享了科研道路上的探索与收获。他们鼓励同学们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逐渐提升学术思维。他们的经验和心得让在场的同学们深受启发,收获满满。在讲座的互动环节,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提问,针对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与黄老师和学长们进行了交流和探讨,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


图2:周顺开、刘佳城、邓清月做分享与同学现场提问
在求职经验分享活动中,成功获得携程、字节跳动、腾讯等企业Offer的计信学子分享了他们的求职经验与学习经历。冯春霖介绍了如何明确求职要求和简历投递渠道;杜佩城强调了大学期间目标设定、时间管理及参与课外项目的重要性;段家旭分析了就业现状,强调了简历、编程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关键作用;温善宝详细讲解了实习经历、秋招策略、简历制作及面试技巧;周相全则展望了IT行业的多元发展,鼓励实践、积累经验和优化简历。他们共同强调,明确目标、持续学习和积极实践是求职成功的三大要素。
通过本次《专业导论与个人发展管理》课程的学习,同学们不仅在科研探索和求职发展的道路上获得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也进一步增强了自我认知和职业规划的能力。近年来,学院通过“调结构”“提质量”“强治理”等方面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以强化产教科教融合为梁柱打造新工科“融通式”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一大批爱国情怀深、身心素质好、创新实践优、团队意识强、国际视野广、综合素养高的“新工科”人才。
供稿:陈晓雨杉 豆柯锐 石美琪 戴逸峰 秦梓航 万云鹤
供图:陈晓雨杉 豆柯锐 石美琪 戴逸峰 秦梓航 万云鹤
初审:马潇潇 霍锦玲
复审:杨靖欣
终审:王一晖